A10版 话题

3亿多老年人的玩具需求谁来满足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7月03日

  智能棋盘、手腕球、回弹健身球……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一个曾被忽视的消费领域——适老玩具,正悄然成为银发经济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玩具产业带商家也嗅到了适老玩具的商机。某线上玩具潮玩行业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平台上涌现出许多来自汕头、义乌的老年玩具商家,“我们相信,玩具会是非常有潜力与增长空间的品类”。“银发族”被看见的需求何以成为创新的催化剂?适老玩具的背后,又勾勒着怎样的银发经济未来图景?

  老年玩具仍良莠不齐

  长久以来,我国玩具产业的目光几乎全部聚焦于儿童与青少年。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但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玩具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微乎其微,近乎一片“荒漠”。

  线下买不到合适的老年玩具,一些有心的子女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购买,希望能通过玩具来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同时帮助老人锻炼身体。“父亲身体不太好,退休后总觉得孤单。之前看到一些老年玩具的介绍,说是能预防认知衰退、娱乐解闷,就买来给他试试。”然而,让陈先生未曾预料到的是,给父亲精挑细选的老年玩具很快就被闲置在阳台。“老人觉得有些玩具像是给孩子玩的,而且他自己一个人玩也没意思。”陈先生无奈地说。

  赵女士日常需要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为了给母亲解闷,赵女士在网上买来了一款叫做彩球归位的玩具。这款玩具由一个塑料底盒和6种共42个不同颜色的球组成。塑料底盒分为7个隔断,老人需要按照颜色将球放在不同的隔断里。塑料球有乒乓球大小,方便老人抓握。“我母亲的认知水平基本跟两岁的孩子无异,这款游戏确实起到了给老人解闷的作用。”赵女士说。

  网络上的老年玩具大概分为健康促进与感官刺激类以及认知训练与大脑锻炼类。这些“老年玩具”商品售价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并且销量可观。同时,也有子女吐槽,有些老年人玩具,在设计和功能上并未真正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好在,这些情况正在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平台上涌现出一些老年玩具商家正在做积极尝试。这些商家中,有些是新店,有些则是主营儿童玩具的店铺,正在转型做老年玩具。这些商家正通过精准的描述,在电商平台上连接更多消费者,逐步发展出规模。

  新商家涌入老年玩具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年来,淘宝平台上“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同比增长超70%。从消费群体来看,55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逐渐增高,且成交速度不断加快。在义乌经营儿童玩具生意10年的关卫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转变。1年多来,在他所经营的玩具旗舰店中,老年消费者更钟爱的健体玩具与益智玩具频频“爆单”,店铺用户中50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升至3成。“最畅销的产品是手腕球和旋转滚珠魔方豆”。

  越来越多产业带商家“闻讯而动”。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行业运营工作人员程欣透露,平台上涌现出更多来自义乌、澄海、汕头的老年玩具商家。“玩具不再是孩童的专属,也不仅是潮流的代名词,而是广大消费者可以愉悦精神、贯穿终身的长生命周期的爱好。”程欣表示,平台计划建立“适老玩具”的全新类目,并对其进行单独扶持、精准运营。

  适老玩具市场的勃兴,不仅催生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更推动着传统产业链的深度变革。浙江丽水云和县的转型尤为瞩目——这座“中国木制玩具之乡”依托数十年产业积淀,将木玩与老年康养深度融合,延伸出一条智趣产业链。截至目前,当地已开发生产200多款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手脚协调能力、减缓记忆衰退的木玩产品。

  浙江米米智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殷茜表示,公司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脑健康科研团队、绍兴市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课题组交流合作,开发了兼具娱乐和健脑功能的老年益智木玩产品100余款,获得30多项专利,已服务500多家养老机构。

  不仅如此,云和县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将老年木制玩具推广至海外养老机构、老年学校、社区公共空间等老年活动场所。例如,德国老年人喜欢国际象棋,企业便设计研发富有质感的实木棋具;剑玉游戏在日本老年群体中受到欢迎,便专门开设专属生产线。“三驾马车”助推行业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颇具潜力的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痛点。

  “认知错位、需求错配等问题,亟须关注和解决。”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冯立国认为,一方面,社会普遍将玩具与儿童娱乐绑定,忽视老年玩具的“非药物干预”功能,导致消费意愿低;另一方面,部分产品盲目追求科技化,忽视老人对老年玩具的“低学习成本”“高实体操作性”等偏好。

  冯立国表示,在传统观念中,老人往往被认为是认知能力下降、学习能力衰退的群体,实际上,老人的智慧和经验值得被重视,这一群体对于提升认知和智力的需求应当被满足。

  “老年游戏师人才、老年玩具乐园场所、老年游戏全国联赛,是老年玩具行业前行和破局的‘三驾马车’。”“老有所玩”品牌创始人宋德龙认为,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多手段普及老年玩具游戏。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周海旺表示,当前老人娱乐方式更为多元化,老年玩具的功能也应同步增加。老年玩具的功能设计应满足老人健康养生、体能锻炼、智能化生活等需求,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应为有共同爱好的老年群体提供社交互动的场景与渠道。

  对此,冯立国认为,可以建立“产品+服务”模式,联合社区开展体验活动,降低老年玩具使用门槛,同步通过短视频等媒介传递“老年玩具=健康干预工具”新认知,推动家庭场景消费。

  北京市通州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项目部负责人荣博表示,社工可通过社区调研、焦点小组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在玩具使用中的痛点与偏好,同步联合企业开展需求评估与玩具开发。“可以培训老年游戏指导师成为玩具推广的‘种子用户’。同时,在养老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引入老年玩具,形成社区互动场景。”

  银发经济勿忘“老有所乐”

  在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李思敏看来,适老化玩具的流行,本质上是社会对老年精神需求的回应——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生存保障,还是生命质量的延续。“老年人退休后社交空间明显缩小,容易感到寂寞,而合适的玩具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如桌游、卡牌等游戏需要多人配合,老年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增强社交互动频率,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此外,在选购玩具时,老年群体可匹配自身兴趣,根据过往爱好加以选择。“比如,喜欢音乐的老年朋友就可以选择节奏类玩具。”李思敏说。

  民政部测算,未来10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

  养老陪伴机器人、AI面诊机器人惊喜亮相,“银发专列”以细致服务做到“叫好又叫座”,陪诊师、老年护理师、适老化改造评估师等新职业不断涌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教育分会总干事张劲松表示,细分市场领域的创新机遇正不断打开银发经济新窗口。“随着60至70岁的‘新老年’群体正以活跃的消费姿态打破‘衰老即衰退’的陈旧认知,银发经济也有望从保障型消费向品质型、享受型消费跃迁,释放巨大潜力”。

  (据《半月谈》《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