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版 产业

中国两大医药“隐形冠军”专利战曝光

千亿市场谁出局谁独享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7月03日

  一场已隐秘进行了一年的药物专利纷争,近日被公开,让两家拥有全球前沿技术平台的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被圈内热议,进而影响了它们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涉事的两家企业,一家是位于上海“张江药谷”的和铂医药,一家是位于北京“中国药谷”的百奥赛图。

  两大药企专利纷争

  此次专利纷争的核心是一种制备抗体药物的技术,这种全球前沿技术是两家企业营收和现金流的重要支撑。

  和铂医药为全球药企提供“弹药”——在研药物及抗体技术,被称为“中国BD(商务拓展)之王”。百奥赛图依靠为全球药企提供药物实验用的转基因小鼠起家,被称为“中国鼠王”。

  和铂医药的这一技术来源于2016年对荷兰企业的收购,技术的诞生时间是2005年,在中国经历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法庭的两次交锋后,于2022年获得专利授权。

  百奥赛图的这一技术是企业内部研发而来。百奥赛图创始人沈月雷介绍,该技术从2013年至2023年历经十年研发才得以成功。他称,如果只要求达到和铂医药的技术水平,百奥赛图只需要3个月。

  和铂医药对此并不认可。2024年9月,和铂医药将百奥赛图告上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指控百奥赛图的抗体平台侵犯其专利。作为反击,百奥赛图先是提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管辖权异议,此后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张和铂医药专利无效。

  2025年5月、6月,百奥赛图两项反击行动失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该案具体管辖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和铂医药专利权有效。

  接下来该案将进入审理环节。这场专利纷争的成败关系到两家中国知名抗体药企的未来。

  两家公司的遭遇战

  6月23日,和铂医药凭借抗体技术拿下跨国药企大单,交易潜在总额达6.2亿美元,其中首付及近期付款0.47亿美元。据统计,2020年—2024年,和铂医药依靠将在研药物及抗体技术对外授权,已获1.85亿美元的收入,潜在交易总额近40亿美元。

  和铂医药的合作伙伴包括阿斯利康、辉瑞等国内外知名药企。这些合作有赖于和铂医药的核心资产——抗体技术平台。

  与和铂医药的成长史不同。创立于2009年的百奥赛图,起初做小鼠生意,属于抗体公司上游,为人所知的第一个高光点是开发出“PD-1靶点人源化小鼠”供药企选用。PD-1药物被称为“抗癌神药”,中国创新药第一个高峰便由该药创造。国内首个获批PD-1药物用的就是百奥赛图的小鼠。直至2019年,百奥赛图开发出RenMice抗体平台,成功实现从实验小鼠向下游抗体分子的布局。

  自2023年起,百奥赛图的抗体平台陆续与国内外多家药企达成合作,成为与和铂医药同台竞技的企业。2024年,全球前10大药企中已有7家成为百奥赛图抗体业务客户,业务营收达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

  专利战能和解吗?

  百奥赛图创始人沈月雷认为,全球6家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小鼠平台公司分为两类:一类的技术路线是“KO+转基因”,一类是原位替换。和铂医药属于前一种技术路线,而百奥赛图属于后一种。在他看来,两条路线的差异就像胶卷相机与电子相机,原位替换的技术壁垒很高。

  “每个人看到设计方案都能看出不同。无论是技术路线,产品设计,和铂的产品和百奥赛图的根本不一样。”沈月雷表示。

  在2025年6月16日,和铂医药对外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其专利有效后,沈月雷在朋友圈连发了多条动态表达对和铂医药提起专利诉讼的不满。

  6月17日凌晨,百奥赛图官方公众号首次正面回应该案件;重点列出了两家平台的差异:百奥赛图平台大片段原位替换为人源120+个V基因,完整携带人类重链可变区基因组,和铂医药平台仅引入了9个V基因,且为小片段转基因技术。

  针对百奥赛图提及的V基因数量问题,和铂医药称,并非所有原始抗体基因都适合生成仅重链抗体,盲目增加无效基因不仅不会提升效率,反而导致更多无功能不稳定仅重链抗体的产生。

  有研究人员指出,此次专利战的核心不在于两者使用V基因的多少、如何切入重链抗体,而在于两者生产重链的方法是否一致。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刘彬代理过多起知识产权专利案。他介绍,近年来,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每年都在创新高,这意味着相关专利案件未来会越来越多。但并非所有专利案都以输赢来判定,很多案件常常以和解方式结束。在诉讼中,相关方需做好技术阐释工作,尽量以类比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法官理解相关技术专利的边界。 (据《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