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版 全民健康

体重正常但腰粗心脏病风险为何更大?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肥胖者经常吃高热量食物,且食量较大,体重增长同时心脏负荷也增大,久而久之导致心脏受损。冠心病患者未必都肥胖,但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更易患冠心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指标1:测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比如,身高1.7米,体重65千克的人,他的BMI=65÷(1.7×1.7)≈22.49千克/米 2。这个人就属于正常体重。

  ★指标2:测腰围

  将软尺放在肚脐上方1厘米的位置,环绕一周即得到腰围的数据。

  如果男性的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就称为腹型肥胖,即俗称的“将军肚”。

  腹型肥胖以腹部脂肪堆积为特征,如果腰围超标,即使BMI不超标,也属于肥胖!

  研究发现,如果身体“横着长”,腰围超过身高的一半,就有可能存在血脂异常、高血糖等代谢问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内脏脂肪的异位沉积(如腹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心肌存活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腰围超标的危害甚至比体重超标更大。

  如何减掉“将军肚”

  通过常规、中等强度的运动和饮食干预,可以达到缩小腰围的目的,甚至在体重没有减轻的时候,腰围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饮食方面。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肉蛋奶类、坚果类等。膳食要健康均衡,建议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的食物种类应在25种以上。

  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15~30分钟,每周共计150分钟,可有效帮助减少腹部脂肪。

  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人体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扰。尤其是老年人,起床的时候需要注意:睡醒后不要立即起身,应先在床上躺5分钟,待彻底清醒后再慢慢坐起,避免猛然起床诱发心绞痛、脑卒中等。

  放松心态,保持情绪平稳。控制好情绪起伏,及时排解压力,别让血压跟着情绪升高,以免给健康埋下隐患。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