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 韩振蕴
中医虽没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名,但类似痴呆症状的描述可散见于“呆病”“健忘”“癫证”“狂证”“文痴”“武痴”“痴呆”“语言颠倒”等疾病中。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包括髓海不足、心失所养、脾失健运、肝肾亏虚等病机。因此,中医常从填精益髓、养心健脾、补益肝肾等方面调治本病。穴位养生,有助于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
百会+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在两耳间连线与头后正中线交点处。四神聪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功效:均是调节脑功能的要穴,具有醒脑开窍、安神益智之作用,能安五脏、定神志,善治健忘、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
【操作方法】
梳头。十指置于头部,如梳头状,稍用力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
按压百会穴、四神聪。用大拇指或中指每次按压3~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风池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有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安神定志的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视物模糊等症。
【操作方法】将两手拇指放置于两侧风池穴,其余四指轻抚头部,拇指由轻到重按压风池穴,20~30次,感觉酸胀感即可。
内关穴
●定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有宁心安神、开窍醒神、宽胸理气、活络止痛、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等。
【操作方法】以拇指尖置于内关穴处,垂直向下,由轻到重按压此穴,局部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约2~3分钟,双手交替按压。
养老穴
●定位:养老穴在尺骨小头的桡侧,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骨缝中取穴。
●功效:有清头明目、充养阳气、舒经活络之功,可治疗视物模糊,肩、背、肘、臂酸痛等症。
【操作方法】以拇指指腹按揉养老穴,按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揉2~3分钟,双手交替按揉,每天3次。
关元穴
●定位: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关元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具有培元气、补肾气、暖下元的作用。
【操作方法】
按揉关元穴。以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旋转摩动3~5分钟。
按压关元穴。指尖并拢按压关元穴,配合呼吸,吸气时下压,力度适中,呼气时放松,每次3分钟,每天3次;
艾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关元穴,进行艾灸,以穴位局部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足三里穴
●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功效:足三里穴作为人体保健要穴,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疏通经络的功效。
【操作方法】
按揉足三里。四指弯曲,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或中指指端放在足三里穴处,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左右两穴每次各按揉5~10分钟,每天2~3次。
艾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穴,进行艾灸,以穴位局部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三阴交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经脉的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功能,具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通经活络、宁心安神的作用。
【操作方法】
按揉三阴交。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顺时针2分钟,逆时针2分钟,每日3次。
按压三阴交。将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三阴交穴处,局部有酸胀感,每次3-5分钟,每天1次。
艾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三阴交穴,进行艾灸,以穴位局部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涌泉穴
●定位:涌泉穴位于足底,将足底分为三等分,前1/3与后2/3交点处即是涌泉穴。
●功效:能滋生肾水、益精填髓、平衡阴阳、疏通心肾。
【操作方法】
搓涌泉穴。取舒适放松的体位,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为止。
艾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涌泉穴进行艾灸,使穴位局部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操作有一定风险,谨防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