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 医药

不是病的病——老年疑病症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5月08日

  

  身体稍有不适就万分担心自己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并无大碍,而是自己对号入座、怀疑猜测、想多了。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和心理也愈加脆弱,当身边的老友突然故去时,老人便会陷入恐慌之中,总疑心自己有病,以致身体真的出现了某些症状。这时老人很可能患上了“老年疑病症”。

  老人为什么会患上疑病症

  老年疑病症,也称疑病性神经官能症。很多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视,总是担心某些器官发生病变,会患上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其实这是老人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一般来讲,人到老年,在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自信心降低,二是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因此,如果老人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社会活动少等特点,会更容易患上此种疾病。

  如何应对老年疑病症

  那么,面对老人的焦虑不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变堵为疏,通过就医来求证老人出现疑病症情况时,不妨变堵为疏,通过就医来求证,让医生说服老人。同时,站在老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老人的生理特征入手,运用关怀、同情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其说明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向老人解释病情。这样可以缓解老人的恐惧心理,从而解开郁结在心中的疑虑。

  多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家人应常伴老人左右,给予信心和关心,使老人保持愉快的心情,这对于缓解情绪具有很好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老人的自身条件和兴趣,鼓励他们学习和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孤独、空虚和消沉之感,这也是健脑、健身的有效手段。

  人际圈缩小,一方面会造成老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度降低,家庭以外的生活仿佛都是陌生的,可能催生过度的自我保护,从而性情多疑。所以家人要鼓励老人多参与社交活动,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必要时用药物治疗。如果老年疑病症患者的病情较顽固,也可以在心理治疗外,通过药物辅助治疗以稳定病情。

  总之,老人重视自身健康是必要的,但无需过度关注。如果家人发现老人患上疑病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其实除了就医之外,心态的调节才是根本。(据《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