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中医

起居调护顺时借力养脊髓

当代健康报 | 2025年04月03日

  《黄帝内经》云:“春气通于肝”,肝主筋,司疏泄,而脊髓属“督脉”,为阳脉之海。此时阳气外发,正是疏通督脉、化解瘀滞的黄金期。但清明多雨湿重,易致湿热蕴结,加重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沉重、二便失调。中医主张“疏肝通督、健脾祛湿、强筋壮骨”,借天时之力调护脊髓。

  晨起“三激活”

  卯时醒神(5~7点) 醒后平躺,双手搓热后叠放关元穴(肚脐下3寸),顺时针揉腹36圈,激发阳气。

  辰时通督(7~9点) 家属沿督脉(脊柱)轻拍至微红,从大椎穴至命门穴,每次5分钟,促进气血流通。

  巳时踏青(9~11点) 若行动允许,坐轮椅至阳台或庭院,闭目感受春风,意念“肝气条达,经络畅通”。

  防湿护阳三重点

  腰骶保暖 用艾草热敷包(温度≤45℃)敷于八髎穴(骶骨后孔),每日20分钟,祛湿通络。

  足心驱寒 穿棉袜前搓热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引火归元,防下肢冰凉。

  避风防邪 外出时用薄毯覆盖下肢,避免风邪从环跳穴(臀部外侧)侵入。

  夜卧养阴

  亥时安眠(21~23点):睡前听羽调(水)音乐《梅花三弄》,宁心安神。

  子时静养(23~1点):保持环境黑暗,忌电子设备蓝光干扰肝血修复。(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