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版 乐为

邂逅古诗词里的树

当代健康报 | 2024年04月25日

  在古诗词中,树是一种常见的意象。擅长托物言志的历代文人墨客,常常借助树的意象表达某种观点看法或情感志向。访遍诗山词海,古诗词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树木当属柳树、松树和梧桐。

  柳树是历代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树木之一。因“柳”与“留”谐音,故古人离别时,常有折柳相赠的风俗。唐代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娓娓读来,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精品之作。柳树在此为“别离之景”。

  唐代白居易亦写柳,其《种柳三咏》写道:“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诗人通过亲身实践,得出了种植杨柳以及其他树木的经验和感受。柳树在这里充当为人提供阴凉的“有用之材”。清代高鼎的名作《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展现了春日乡村独有的迷人景色。柳树在这里俨然成了迷人春色的参与者、欣赏者和享受者。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不惧严寒,四季常青。因此,历代文人墨客都十分倾慕松树的品格。东汉刘桢的《赠从弟》写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其堂弟坚贞自守、不忘本心。读来,倍感情深谊长。

  西晋左思别有才情,他在《咏史》中借松喻人:“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诗人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又以“山上苗”比喻出身世家的纨绔子弟,形象生动。此诗中,松树为“高尚之士”。

  梧桐树干挺直,光滑碧绿,有凤凰木、青桐、桐麻、碧梧、青玉、庭梧等雅称。在古代传说中,梧是雄树,桐是雌树,二者同生同死,故梧桐有“爱情树”的美誉。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这里以松柏和梧桐枝叶相交覆盖,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坚贞不渝。梧桐在这里是“忠贞之木”。

  诗仙李白也曾写过梧桐,其《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句,寥寥十字,便呈现出一幅苍凉凄美的深秋画卷。该诗中,梧桐为凄凉秋景。

  莺飞草长,春光正好。让我们约起二三好友,同至春堤湖畔,与古诗词里的树来一场美妙的邂逅,岂不快哉! (翟凌枫)